美国氯乙烯爆炸,怎么被编成了堪比核弹?
如果不能在别人的灾难中学到什么,自己也会成为下一次灾难的受害者。
这两天,一则发生在美国的“旧闻”出人意料的成为“身边互联网”的关注热点。事发美国的俄亥俄州。当地时间2月3日,一列运载氯乙烯的列车脱轨后引发泄露事故并引发大火。为防止进一步爆炸,紧急救援人员在2月6日对泄露的氯乙烯进行了“可控燃烧”。7日,官宣称大火已经彻底熄灭。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次发生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的公共事件,竟然在经过一系列“信息接力”以后,变成了一场堪比核弹的世界灾难。有些人竟然将其形容为超过了切尔诺贝利,是美国史无前例大污染。并煞有介事的说:毒云形成酸雨,把附近民居玻璃腐蚀,附近河流湖泊鱼全死了,宠物也全死了。人要死多少还不知道。这些言论又被深加工为各种短视频。然后又有更多的人对其信以为真,并无比热情的加入到传播浪潮中。
我看到有不少理性的自媒体人站出来辟谣。从科学的角度给读者分析为什么说氯乙烯的毒性并不严重,为什么可以直接一把火烧了云云。但这些文章和视频无一例外的遭到冷遇甚至辱骂。我觉得这恰恰最真实的反映了当今互联网三大毒瘤:逻辑混乱;只重视立场不愿意接受真相;精神自慰,发泄一下就完了。
我今天的文章并不想做知识上的纠偏工作。更不想解释为什么氯乙烯燃烧造成的酸雨不可能腐蚀玻璃。我只想讲讲美国政府是怎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旨在和朋友们分享讨论这些应对方式对我们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希望帮助一些人在“看美国的笑话”的同时,也能看到其在应对紧急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的优秀表现。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应急管理的国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03年的《国会法》是美国涉及应急管理最早的一部法律。1950年又制定了《联邦民防法》和《灾害救助和紧急援助法》。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后,美国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涉及到的相关立法共有百余部。形成了以联邦和各州法律、总统命令以及政策指南为主体的应急处置制度体系。同时对所有突发事件的概念、准则、程序、流程、术语等内容都做出明确界定。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助于准确的传达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不仅对专业人士有用,而且可以增加事件的透明度,帮助公众更加清晰和准确的了解真实情况。进而从根本上降低猜疑和谣言。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痛定思痛,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旧有的“联邦—州—地方”三级响应系统进行升级。形成了由纵向主系统和横向子系统构成的完整架构。于2002年成立了美国国土安全部(USDHS)。宗旨是保护美国免遭安全威胁。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应急响应。原来的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也被纳入国土安全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是隶属于国土安全部重要部门之一。其应急响应主要针对石油泄漏、危险生化物品、放射性物品的泄漏以及大规模的联邦层级应急事件。国家环保局也是日前发生的俄亥俄州的氯乙烯泄露事件的责任方。
在应对俄州氯乙烯泄露这种突发事件的流程方面,美国的做法通常分为7步走:
首先是识别问题: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持续时间和可能影响到的人群。以此次事件为例,最先到达现场的是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消防局。随即根据泄漏的类型和程度,确定紧急响应( ER)等级。
第二步,组织响应: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建立响应团队,并确定负责各项响应活动的责任人。消防队和当地警察按照条例对周边居民实施疏散。凡是不听从指令拒绝撤离的居民将面临被捕。
第三步,研究解决:组织专业人士分析事件的起因、判断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应对。
第四步,制定应对实施: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以挽救生命确保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并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工人们用少量炸药在五辆载有氯乙烯的列车上炸出一个小洞。将剩余的氯乙烯导流到挖好的沟渠中烧掉。我们在很多新闻图片上看到的浓烟和大火基本上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对这起事故的环境评估的工作由美国环境保护署的专家负责完成。他们对空气和水进行采样。然后把近千个数据点收集的数据汇总起来提交给卫生部门审查。
第五步,情况的及时播报:通过官方新闻发布会和媒体的实时播报向公众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例如,当地时间7日俄亥俄州公共安全部主任安迪威尔逊表示:目前还没有重大伤亡的报告——无论是在最初的脱轨事故中还是在昨晚的受控爆炸中。”8日,州长迈克·德温 (Mike DeWine) 通报事故的最新情况。
第六步,综合评估:对响应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确定事件的结果,评估紧急响应的有效性。评估内容包括受影响人员的健康状况,评估控制和清理措施的效果,以及评估救援行动的有效性等。在经过评估并确认环境安全后,2月8日当地政府解除了疏散令。火车出轨附近的居民被告知可以返回家园。但这并不代表事件已经可以结束。接下来将由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事故展开调查。该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联邦安全调查机构。他们将从跨学科的角度看待这次事故。他们不仅会寻找设备故障,也会分析人员的精神是否疲劳、信号电子设备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人为因素等等。同时开展调查的还会有隶属于交通部的联邦铁路管理局。
第七步,数据处理:收集数据进行研究,以便为未来提供参考并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最终,将会有一个完整的报告向社会公布。包括造成的损失情况和更长期的环境影响等等。同时还会有媒体进行进一步的报道,以确保事件造成的长期影响受到足够关注。
在整个响应过程和相应的媒体报道中,自始至终不会有老百姓对政府施救的感恩戴德,反而少不了各种批评的声音。而且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关注重点也并不是拿此事与切尔诺贝利做对比,更不是忙于传播“毒云形成酸雨,把附近民居玻璃腐蚀,附近河流湖泊鱼全死了,宠物也全死了”这样子虚乌有的谣言,而是把重点放在追问和反思上。有些甚至剑指拜登政府围绕国家铁路和铁路工会的矛盾。反倒是我们身边的一些人貌似比美国人还关心美国人的健康情况。并且非常天才的联想到上海的自来水“味道变得怪怪的”。
我觉得这些人编出来的故事一点都不好笑。我在此前的文章里说过,任何人都不应该用揶揄的心态对待灾难。至于说反复被媒体和舆论提及的现场记者被抓事件,我也专门进行了了解。事发2月8日,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温在东巴勒斯坦的一个体育馆内召开新闻发布会。当时一名NewsNation的非洲裔记者在现场进行直播报道。因为体育馆的回声比较大,这名记者报道的声音对正在进行的发布会造成了影响。于是有警察走近并要求他停止说话。据 NewsNation 报道,这名叫兰伯特的记者完成了现场报道,但随后被当局要求离开时与现场执法警察发生冲突,随后被带走、逮捕,原因是非法入侵。在被拘押了5个小时左右后该记者被保释出狱。我查阅了几个不同媒体就此事的报道,包括国内主流媒体引用的美联社的报道的原文。基本都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现场的真实情况。但不知为什么,国内的某些媒体在转载的时候会“遗忘”了事件过程中关键的一段呢?
事实上,此次的氯乙烯泄露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安全事件,记者有权进行采访。并且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记者有权报道关于政府行为的新闻。美国政府不能因为记者进行了正常报道就对记者的采访进行阻挠和报复。我记得新闻界有一句名言:如实的报道就是对灾难最好的救助。越是遇到突发事件,越需要透明的信息环境。美国的记者和媒体掌握着美国的“第四权力”。美国宪法起草人非常重视新闻自由,并将它写进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使之成为旨在保护个人权利不受政府侵犯的《民权法案》(Bill of Rights, 1791年)的一项内容。因为这些媒体没有政府资金支持。大多数媒体的收入来自客户订阅或出售广告。所以他们也完全不必取悦美国政府。政府想靠一己之力就把这件事的媒体报道都“压下来”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时,媒体的独立性也为公众带来了信息渠道的多元性。这些自由、独立的媒体使公众可以听到多种不同观点,并且作出知情的决定,向美国政府甚至总统问责而不必担心受到报复。
所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才不会管你是州长还是总统。如果真的是当地政府无理野蛮的对待“无冕之王”,估计全美国的大小媒体都能乐疯了。之所以没有发生如潮的媒体炮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名记者的行为确实“越界”了。其他媒体也都心知肚明,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就是其敏感的非洲裔身份。其实判断这件事是否蹊跷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式。那就是了解一下到底是只有一名记者被抓还是很多人都被抓。如果是前者,就可以大致做出判断。在这里我想补充一句。任何只告诉你结论而不告诉你原因的,都是值得怀疑的。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花了数倍于平常的时间用于查阅有关资料,收集信息和还原事件过程。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美国洗地,而是希望借文章告诉大家:如果不能在别人的灾难中学到什么,自己也会成为下一次灾难的受害者。此外还希望朋友们学会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别人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个?他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最后还要重复一句,面对灾难,任何形式的幸灾乐祸都是可耻的。去年的时候我曾在朋友圈里写过一段随笔,后来被不少自媒体人“添加”到自己的文章或视频中。今天将其作为文章的结尾:
每一个幸灾乐祸的躯壳里,都藏着一个卷曲如蛆虫的猥琐灵魂。他们没有最起码的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他们也不会接受普世价值。他们不理解遭受的苦难到底是谁带给他们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笑。他们完全不懂为什么自己会对一个根本没见过的人充满仇恨。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叫“本能”开关。只要满足触发条件,马上就会条件反射式的启动作恶模式,就像巴甫洛夫实验台上流口水的狗。所以,不要问他们为什么那么愚蠢,也不要尝试说服或者拯救他们,而是要尽可能远离他们。免得雷劈下来的时候连累到你。
~END~
参考文献:
周圆.陈超.张晓健.美国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简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7.5,95-99
最近三篇原创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的公众号
求是大牛哥
wgct-001
提示:鉴于不言自明的原因,请还没有加好友的朋友添加好友。请勿重复添加。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wgct-002
大牛哥精选原创文章
1
这不应是我们的“软肋”,而是我们的“逆鳞”!
2
我们可能正在面临一场难以承受的危机,但遗憾的是我们还一无所知
3
走出奴役,从出埃及到俄乌之战
4
所谓的愚蠢,就是看不到别人的灾难和自己的联系
5
俄乌之战的反思:一个人的改变,从愿意接受真相开始
6
让7亿农民重回公有制?你这是在玩火!
7
神秘的凯勒奇计划,阴谋论还是大预言?!
8
两千年前,我们和西方早已分道扬镳
9
中国历史转折,一场流氓战胜规则的悲剧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点赞、在看和转发